中國的煤電目前處在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從節能來講,煤電最好都搞成熱電聯產、冷熱電聯產,能源利用率可提高到80%;從節煤來講,煤電最好都以大化小,建成單機百萬千瓦的超超臨界機組;但從配合水電、核電、風電和光伏發電的調峰、調頻和作為備用容量來講,煤電的技術最小出力最好能降低到10%甚至更低,煤電大機組承擔深度調峰、調頻機組,超超臨界機組的效率馬上降為亞臨界。
對于能源供給革命有各種各樣的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對推動能源供給革命的詮釋是: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給體系。立足國內多元供應保安全,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著力發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氣、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同步加強能源輸配網絡和儲備設施建設。習總書記主張在能源領域建立多元供應體系,并沒有排斥煤炭的意思。煤炭是我國能源領域中立足于國內的一種能源,也是多元化能源供應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起到保證國內能源安全、平抑能源價格的重要作用。習總書記一方面提出要大力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又要著力發展非煤能源。非煤能源的含義應該比非化石能源廣泛,它應當包括清潔高效利用石油、天然氣在內。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論斷是建立在中國最新的電力科技成就的基礎上的。
中國的煤電與中國的能源革命戚戚相關,中國是一個能源以煤為主的國家,相應的發電能源也是以煤為主的,我國發電裝機容量中60%是煤電,發電量中70%是煤電。煤電真要是像發達國家那樣要用別的電源來替代,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中國煤電行業下決心著力解決燃煤發電的污染問題,發達國家沒有做到的事,中國已做到了。中國在煤電脫硫、脫氫、除塵等方面通過努力,已經實現了污染物近零排放、超低排放,可以做到比天然氣發電排放的污染物還要少,現在煤電行業正在努力解決CO2減排的問題。所以,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大力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就是要使煤炭發電能和天然氣發電一樣清潔高效,能和風能、太陽能一樣清潔高效,而且可以保證國家的能源安全和獲得廉價能源,這是完全正確的戰略決策。
從另一方面看,煤電的規模很大,2014年末裝機容量8.25億kW,年發電量3.9萬億kWh,要想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在短時間內難以實現,中國火電已開發3億kW,從可開發的資源量來講,最多只能再開發1億kW。我國核電專家認為,中國核電裝機宜控制在1.5億kW左右,最多不要超過2億kW,而且要穩妥把握建設節奏。這就是說核電最多不會超過2億kW,所以非化石能源電力中兩種條件比較好的資源數量有限,不可能替代煤電。由于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的間歇性和隨機性,在儲能問題解決之前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還得依靠煤電和氣電作為調峰、調頻和備用電源,所以也不可能完全替代煤電。氣電和煤電在今后相當長時間內還有存在的必要,甚至煤電還應有所發展。
中國煤電已實現近零排放,超低排放,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發展迅速,使煤耗年年下降。中國煤電為非化石能源發展提供了輔助服務保障,為能源安全、電力安全提供了保障,為維持世界最低電價提供了保障。中國煤炭實現清潔高效利用使中國能源的低碳綠色發展成為現實。中國煤電可實現環保、安全、廉價三者同時具備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