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8月份新聞發布會。政研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出席發布會,介紹了經濟運行、電力體制改革、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下調征信服務收費標準等情況,70余家境內外新聞媒體80多名記者參加了本場發布會。
經濟運行情況
一是電力運行情況。從發電看, 1-7月,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長3.0%,增速較1-6月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火電、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同比分別增長0.1%、10.7%、22.2%、5.1%和12.1%。7月份,發電同比增長0.6%,增速比上月回落2.2個百分點。
從用電看,1-7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4.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6%。其中,一產、二產、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5.2%、2.8%、9.1%和8.8%,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分地區看,全國28個。▍^、市)用電正增長,其中4個。▍^)實現10%以上兩位數增長。7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7%,增速比上月回落2.8個百分點。
二是投資項目審批核準情況。7月份,我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2個,總投資705億元,其中審批8個,核準4個,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等行業。其中,審批的新建鄭州至濟南鐵路濮陽至濟南段,對于加強中原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聯系,完善高速鐵路網布局,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等具有積極作用。核準的云貴互聯通道工程,對于加強云南、貴州兩省電網互聯互通,促進云南富余水電消納,提高貴州外送通道利用率,增強粵港澳大灣區電力保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是價格運行情況。7月份,價格總水平延續基本穩定態勢。
CPI方面,7月份環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同比漲幅2.8%,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本月CPI環比上漲,主要受食品和服務價格上漲所致。
上半年特別是二季度,水果價格出現了明顯上漲,大家都很關注。進入7月份,由于時令水果大量集中上市,市場供應充足,水果價格整體出現了回落,而且回落幅度還比較大。據對36個大中城市監測數據顯示,7月下旬蘋果、橙子、梨、西瓜和香蕉5種水果平均零售價格與7月上旬相比下跌5.2%。其中,西瓜、梨的價格降幅較大,分別下降16.0%、15.1%。后期,隨著時令水果供應的增加,特別是新季蘋果、梨上市,水果價格有望繼續回落。
蔬菜方面,隨著應季蔬菜大量上市,6、7月份價格明顯回落。據對36個大中城市的監測數據顯示,7月份15種蔬菜平均零售價格均出現回落。其中,黃瓜、西紅柿零售價格比上月分別下降2.4%和13.6%,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3.6%和4.1%。預計后期價格將繼續回落并保持季節性波動。
PPI方面,7月份環比下降0.2%,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同比降幅0.3%,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本月PPI環比小幅下降,主要是由于近期國際油價下跌,帶動我國石油開采及下游的石化行業價格不同程度下跌。在國際鐵礦石價格上漲帶動下,我國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價格環比上漲4.6%,部分對沖了油價下跌的影響。
總的看,7月份 CPI和PPI同比漲幅處于溫和區間,預計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物價還將繼續保持總體平穩運行態勢。
電力體制改革進展情況
黨中央、國務院啟動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以來,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會同各地和電力企業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要求,深入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放開發用電計劃,不斷提高電力交易市場化程度。重點開展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開展第二輪輸配電成本監審工作。今年1月,第二輪輸配電成本監審工作正式開始,3月份啟動了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工作的實地審核。5月份,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了《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的通知》,對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進行了調整和修訂。
二是持續推動電力交易機構規范化運行。目前全國已建立北京、廣州兩個區域電力交易中心和33個。▍^、市)電力交易中心。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正在推動電力交易機構獨立規范運行,加快營造主體規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三是進一步擴大市場化電量交易規模。今年6月份,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的通知》,在煤炭、鋼鐵、有色、建材4個重點行業試點全面放開發用電計劃的基礎上,明確要求除居民、農業、重要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等行業電力用戶之外的經營性電力用戶全面放開。今年上半年,全國完成電力市場化交易電量達1.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3%,占全社會用電量的32.4%,占經營性行業用電量的58.3%。電力直接交易電量平均降價幅度3.4分/千瓦時,減輕企業用電負擔約300億元。
四是加快推進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落地實施。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增量配電業務改革的通知》,進一步為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提供政策指導。截至8月份,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共批復了四批404個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項目。
五是穩步推進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發展。截至6月30日,南方、蒙西、浙江、山西、山東、福建、四川、甘肅等8個地區作為首批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全部完成模擬試運行。
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實體經濟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改革紅利。2016-2018年,全國電力市場化交易比重逐年提高,累計釋放改革紅利超過1800億元。下一步,我們將會同各地區各部門,聚焦改革中的難點焦點問題,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進一步完善增量配電網配電價格形成機制。增加增量配電業務試點配電價格靈活性,推動試點地區形成合理的分用戶類型的配電價格體系。二是充分發揮交易機構以及市場管理委員會的作用。推動交易機構打破區域壁壘,促進更大范圍的電力資源優化配置,營造主體規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為市場化交易提供更加公平規范高效的平臺。三是做好中長期市場與現貨市場建設的銜接工作。積極探索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電力市場體系。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展情況
一是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截至7月底,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歸集總量持續增長,累計歸集各類信用信息約370億條!靶庞弥袊本W站公示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約1.97億條,其中行政許可信息約1.56億條,行政處罰信息4063萬條。
二是強化失信聯合懲戒。7月份,新增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信息69.38萬條,涉及失信主體63.92萬個,退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主體16.65萬個。7月當月,全國法院發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33萬例,限制購買飛機票256萬人次,限制購買動車高鐵票9萬人次,此外,7月份有15萬失信被執行人主動履行法律義務。
三是推進重點領域專項治理。在拖欠工資問題治理領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2019年第三批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共涉及工程建設、加工制造等行業的100家企業,總金額達1.2億元。涉及企業信息均已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同時,自7月16日至8月26日,人社部等6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40天的根治欠薪夏季專項行動,目前正在聚焦工程建設領域欠薪問題進行全面清查。涉金融失信問題專項治理領域,發布第十七批涉金融領域黑名單共計400個,包括非法集資個人、非法集資企業和其他嚴重違法名單。
四是開展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我委組織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第三方機構,對3300多萬家市場主體,完成了第一期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工作,目前正在對評價結果按行業領域進行分解,并將按區域把評價結果推送至地方,對受評主體實施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其中,對6.8萬個家政服務公司進行了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并將評價結果推送至相關金融機構、行業協會等單位參考應用。同時,在“信用中國”網站公告第四期涉煤炭領域評價結果,為推動信用監管落地生效提供重要支撐。
下調征信服務收費標準有關情況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優化實體經濟發展環境,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進一步降低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服務收費標準的通知》,大幅下調征信服務收費標準。
《通知》規定,商業銀行等機構查詢企業信用報告基準服務費標準由每份40元降低至20元,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基準服務費標準由每份4元降低至2元。應收賬款質押登記收費標準由每件每年60元降低至30元,變更登記、異議登記收費標準由每件每次20元降低至10元。農村商業銀行等9類金融機構查詢企業和個人信用報告繼續實行優惠收費標準,將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增補納入優惠范圍。上述享受優惠政策的機構查詢企業信用報告收費標準由每份15元降低至10元。個人通過互聯網查詢自身信用報告免費,通過柜臺查詢自身信用報告,每年前2次免費,自第3次起每次收費10元。本次征信服務收費標準總體降幅近50%,預計每年可為用戶節省成本支出約7.4億元。
《通知》要求,征信中心應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收費標準,創造條件進一步增加個人柜臺查詢自身信用報告免費次數,采取措施促進小額貸款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小微金融機構接入征信系統。各商業銀行、小微金融機構等征信系統用戶,不得違反規定自定收費項目,將征信查詢費轉嫁給被查詢對象,增加被查詢對象負擔,也不得要求被查詢對象自行提供其信用報告。